close

  最近,安徽省六安市市民慕女士在上下班經常路過的解放路,被一則叫做“郭巨埋兒”的街頭廣告嚇壞了,她表示,行孝道,就要埋葬掉自己的孩子的做法,光是想一想,就覺得瘮得慌。記者採訪發現,很多市民對此廣告同樣十分反感。原來,這正是六安市以二十四孝故事為題材所製作的一批街頭公益廣告。(10月26日新華網)
  “二十四孝”故事是封建時代為了宣揚孝道而專門整理的。作為我國封建時代歷史著述的某種特色是,如此這般的專門整理,出於特別的目的,就難免有些人為“拔高”、添油加醋,甚至於造假作假、有悖常理之處。
  眾所周知,魯迅先生就曾專門撰文駁斥過某些愚孝的行為。事實上,魯迅先生更是質疑過其造假的可能——
  “漢郭巨家貧,有子三歲,母嘗減食與之。巨謂妻曰,貧乏不能供母,子又分母之食。盍埋此子?”但是劉向《孝子傳》所說,卻又有些不同:巨家是富的,他都給了兩弟;孩子是才生的,並沒有到三歲。結末又大略相像了,“及掘坑二尺,得黃金一釜,上雲:天賜郭巨,官不得取,民不得奪!”
  這假就造得太奇怪了。才生的孩子說成是三歲,富家改成是貧家,大概是為了說明分母食的“危害性”吧。結尾雖然很有喜劇效果,但還是令人捏了一把汗。要是挖坑埋兒時,沒有天賜其便地得到一罈子黃金,豈不白賠了兒子的性命?兒子天生是要吃飯的,而埋兒卻能挖到黃金,那簡直比買彩票中大獎要難得多。況且古人又說“不孝有三無後為大”,撇開人道、人性且不說,撇開埋了兒能不能救母且不說,這首先又算是一種不孝之舉,作為孝的典型進行宣傳,本身就不通之至了。
  所以魯迅先生在批評這則故事造假的基礎上,進一步指出其不能公益反而“公害”的惡果——“不但自己不敢再想做孝子,並且怕我父親去做孝子了”;“孝有如此之難,對於先前痴心妄想,想做孝子的計劃,完全絕望了”。
  如今有關部門為什麼還會推出如此嚴重的“公害”內容為公益廣告呢?實在是令人匪夷所思。
  愚孝的“公害”廣告背後,至少表明一些人身上有一種對於傳統文化,對於所謂國學存在著食古不化式的愚忠。我們不是歷史虛無主義者,我們的時代,學習國學終是好事,從總體上看,既有利於傳承中國的優秀傳統文化,又有利於在對傳統文明吸納利用的基礎上實現中國的現代化轉型。
  但這個過程必然意味著,真正的國學是開放的面向未來的,應該是一種批判地繼承,絕不是不顧現實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的全盤接收,更不是不允許反思和質疑,否則就難免走偏。不僅如此,反而可能讓有些人打著國學的旗號,行“偽國學”之實。比如,一些所謂的天價國學班、個別倡導“女德”不成反倒以培養女奴為己任的所謂女學班,恰是在所謂國學熱中變怪雜出的典型。
  文/嚴輝文
  
  (辣味時評,一掃就行!歡迎各位親愛的作者關註紅辣椒評論官方微信!同時官方微信平臺將不斷推薦展示優秀作者!)  (原標題:愚孝的“埋兒奉母”,原本是“公害”廣告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aybbp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